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解密台股當前7200~7800點的憂愁

歷史只是不斷的在重演~~~
熟悉市場操作的投資者,一定不難發現台指10月結算轉倉至台指11月之後,台股要攻8000點的困難度是有多大的。回想去年320~520馬英九總統就職前那段時間,市場是如何的瘋狂迷信台股即將上萬點。姑且先不提美國次貸風暴所造成全球的金融海嘯,及一些系統風險外的災難對金融經濟上的影響。其實,各國的金融市場上都一樣,每逢遇到該國政府選舉或政策不明及外力介入該國政府中央決策核心,或指數及股價來到相對高點時,各機構法人或大戶在金融市場的操作上,都會趨於保守。當然,"保守"的操作不一定會造成股市大跌,但"保守"的操作,除了抗漲外,一旦有了風吹草動,那下跌的速度將會急如星火。

為什麼機構法人"保守"的操作,一有了風吹草動它們就敢大賣才剛買進還沒獲利的股票呢?台股上七千點後三大法人尤其外資連續近十五天的買超,為何手中的持股都還沒獲利,建倉的部位都還沒滿倉,它們就敢大賣持股。難道它們早就佈局了避險的操作嗎?
是的,沒錯!它們和散戶一樣也知道,台股從四千點爬到七千點已經漲很多了,要再漲上去,那要很大的量,要花很多的錢,所以資金不斷的湧進台股,它們也不斷的在市場上釋放利多,企圖影響散戶再繼續的買股票。但同時,它們也在積極的佈局避險的操作。

許多人認為或誤導投資大眾,說"三大法人機構的投資績效是如何如何的差,尤其是外資,每次都愛在最高點,恨在最低點"。其實,此言差矣!冷靜理智的好好想一想,有哪一家法人機構,操作的績效可以連續虧損十年二十年還不倒閉的。有哪一家外資機構,連續十年二十年每次進來買台股,都買在最高點賣在最低點,還風起雲湧前撲後繼的來台灣,這些外資有那麼愛台灣嗎?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你知道我知道它們也知道這道理的。投資大眾都只看到它們的操作,表面上是虧損,但實際上它們卻是盈利的,是靜靜的再賺,就算是遇到像金融海嘯這種情況,它們的虧損也都是在可接受的範圍裡的。至少,到目前還沒聽說過有哪家法人機構的分析師或基金經理人及操盤手,因為操作績效太差而被炒鱿魚的吧。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它們都會做避險的操作。

怎麼避險?說起來很抽象。還記的去年這時候,各大媒體都在討論"禿鷹"嗎?更有些政論節目的評論家大談什麼是"禿鷹",這讓許多業內人士暗自竊笑其不懂又裝懂的行為。如果你是熟悉市場操作的投資者,當時聽了應該也是會心一笑吧!違反金融秩序跟禿鷹是兩回事,前者是違法的,後者是合法的。當然,有禿鷹無情的食肉,也就會有蝴蝶翩翩的飛舞,禿鷹和蝴蝶都是法人機構常用的避險操作而已。以下如圖示說明,知己知彼,才能穩操勝算,觀盤要如觀棋,要知道棋手下一步會怎麼走這盤棋。






























以上資料不做實際投資參考使用,讀者應自行判斷上述之資訊,本版主不負任何投資上盈虧之責任。

歡迎投資朋友一起討論與交流,共同穩健操作,一步一步累積財富。Yahoo即時通
ejg888ejg@yahoo.com.tw